來源:本站 時間:2020-06-11 14:52:00
古城煤礦礦長 王平清
集團“兩會”的召開,是指導集團上下團結奮戰、決勝“十三五”的挑戰書和動員令。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企工作會和六屆三次職代會精神,對古城煤礦各方面工作進行再謀劃、再部署、再推進,勇于擔當,崇實尚新,全面完成集團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爭做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排頭兵”。
一、直面危機挑戰,強化使命擔當,堅定發展信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當前,受到疫情影響,世界經濟衰退已成定局,能源需求有所萎縮。我國2020年起取消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煤炭價格大幅下跌,對于剛剛竣工投產、面臨巨額基建還貸壓力的古城煤礦來說,復雜嚴峻的考驗不期而至,不啻于當頭一棒。在職代會上,集團領導明確要求,各單位必須更加樹牢 “過緊日子”“一切從嚴、一切從緊”的思想,以質量效益為中心,開源節流并舉、規模效益并重、提質增效同步,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管理基礎。
今年,集團給古城煤礦下達了煤炭產量660萬噸、利潤5.53億元的主要經濟指標,建成1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通過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驗收、全面釋放產能和效益、古城至郭莊鐵路專用線力爭年底投用等艱巨任務,這既是一種信任和期待,也是一種鍛煉和考驗。非常時期體現非常擔當,聚焦目標任務,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定發展信心,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古城干部職工的主觀能動性,直面危機、戰勝危機,凝聚起攻堅克難、共度時艱的磅礴力量。
二、立足長遠發展,推動“三大建設”,初步開創高質量發展的千萬噸級現代化智慧礦山新局面
古城煤礦作為一座年產能800萬噸的大型礦井,具有“一張白紙好做文章”、歷史包袱少等后發優勢,但也存在缺乏改革動力、創新人才不足等劣勢。在大數據、互聯網時代,隨著5G技術的突破和推廣運用,煤礦企業也將帶來一系列深度改變。如何走好“綠、優、減”道路,如何實現機構最精、用人最少、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目標,這些課題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討實踐。在集團職代會精神指導下,為緊跟集團“13865”發展戰略步伐,古城煤礦研究制定了 “356”工作思路,樹立了初步開創高質量發展的千萬噸級現代化智慧礦山的目標,力爭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重點將推進 “三大建設”:
一是推進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為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我們將2020年定為古城煤礦“制度建設年”。我們將對照行業先進企業和集團兄弟礦井,認真審視梳理現有規章制度,不斷完善、修訂、補充、創新制度。以黨紀黨規、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和集團規章制度為依據,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方向和“清晰明了、務實管用”的總體要求,完善工作機制,優化內部治理機構,建立健全決策支持、人力資源、財務物資管理、黨群紀檢、安全生產管理等五大制度體系,全面規范依法依規治企行為,建設具有國有企業特征、古城煤礦特色的現代化經營管理制度,并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構建完善職責明確、科學合理、規范運行、與一流煤企相適應的管理體系。
二是推進八大后勁工程建設。后勁工程建設事關古城礦井后續發展和企業效益,必須著眼大局、重點推進。我們成立工程部,專門負責鮑店風井和鐵路專用線建設的協調督促工作,其中鮑店風井項目實現井筒表土層凍結工程開工,鐵路專用線完成各主要單項工程主體建設,力爭年底前投運。選煤廠新建儲煤場項目和桃園風井乏風氧化發電項目完成前期手續,爭取年內開工;加快中央風井乏風氧化發電項目施工,力爭2020年11月底實現并網發電,實現古城供熱取代部分集中供暖;運煤專用通道工程年內竣工投入使用;完成選煤廠快速裝車站建設;著手東萬戶風井前期籌備工作,力爭完成立項。
三是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礦井建設。在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礦井驗收的基礎上,我們將強化落實現場基礎管理,創新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自查自治管理機制,構建高效閉合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實現現場安全動態達標,力爭年底通過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礦井驗收。對井上下各地點采取“劃區、包片、包線路、互查”的內部包保辦法,實現專業檢查全方位覆蓋,做到重要設備標識化管理達到100%;每月開展兩項井下安全生產標準化專項治理活動,確保井上下所有地點基礎達標率100%,采掘面、沿線巷道、硐室、猴車動態達標率80%以上,精品達標率60%以上。
三、增強憂患意識,推行降本增效,實施成本管控,實現經營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
做好“開源節流”。繼續利用國家相關政策做好企業減稅降費工作;進行產品倉臨時汽車裝車系統改造,提升地面儲煤場儲裝運能力。同時,加強煤質管理,優化洗選工藝,確保產品指標滿足客戶需求,穩固現有市場份額,完成銷售任務;加強投資項目預算控制,堅持效益優先和資金保障原則,嚴控無效低效投資,重點從材料費、勞務費、修理費入手,加大成本管控,力爭成本總額在上年基礎上壓降10%。
建立大數據時代經營數據分析。構建經營數據分析管理體系,全面部署成本數據分析推進工作,加快傳統經營管理轉型。立足我礦現有條件,加快高效益的生產、銷售等數據構成的分析,從而對成本管控的重點、難點分解管控。
抓好精細化成本管控。突出精細化管理要求,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強化定額和對標管理,明確重點業務和關鍵環節的成本控制目標,制定經營管理考核辦法,加大管控和考核力度,把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全過程管控落到實處。
優化物資采購、庫存管理。完善物資共享信息平臺,科學合理優化庫存結構和儲備。利用k3cloud對庫存結構進行分析,對各環節物資使用情況進行深入、準確掌握,整治“備用不使用、急需無備用”等浪費現象,加快供應庫房的建設及投運,制定材料配件回收復用、修舊利廢管理考核辦法,在安全允許、技術達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節支降耗。
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堅持集約高效原則,嚴格執行《煤礦井下單班作業人數限員規定》,重點推動“六定改革”。實施“科技興安”戰略,瞄準遠程控制智能化方向,積極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安全生產的深度融合。把握通用性、先進性、經濟性要求,抓好智能化礦井建設及裝備升級。推廣應用沿空留巷擋矸液壓支架、巖巷鑿巖臺車、硬巖掘進機、主煤流沿線集控系統、“一鉆一視頻”等先進采掘配套裝備,加快實施智能礦井建設“三步走”規劃,年內基本實現井下變電所、井下主排水泵房、地面壓風機房無人值守,切實做到減人提質增效。
同時,我們將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造企業與職工榮譽與共、利益攸關的命運共同體,旗幟鮮明地讓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注重改善民生,適當增加民生投入,完成十大惠民實事,不斷增強員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在集團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實施“13865”發展戰略,踐行初心使命,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嶄新姿態,做勇毅篤行、與時俱進的奮斗者,堅決肩負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責任,制定系列硬核措施,把全面從嚴治企落實到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增強“五種能力”、弘揚“五種風氣”,為集團實現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能源化工領軍企業宏偉目標作出古城貢獻!
責任編輯:李世臣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